电话号码
028-61989659
QQ号码
1686668657
分享到:
首页>原创活动>日本文化

教室介绍——紫式部

发表时间:2021-01-10

1) 紫式部人物

紫式部(978-1016或1031年),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家。出身贵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汉诗、和歌。本姓藤原,实际的本名不详,据猜测可能为藤原香子或藤原则子。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其和歌曾收录于《小仓百人一首》。

紫式部大约于973年出身在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祖父、外祖父、叔父皆善汉诗、和歌,母亲叫藤原为信,不过,在紫式部年幼时已去世。紫式部由祖母一手养大,据说这位祖母擅长音乐,紫式部会弹一手好古筝,以及《源氏物语》显示出音乐方面的博识,都与这位祖母的教育、栽培分不开。

紫式部本姓藤原,由于女性在日本没有社会地位,本名没有记载,也有人认为其本名为藤原香子或藤原则子。幼时跟随父亲学习汉学,通晓音律和佛典,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

长德四年(998年)左右,因紫式部家道中落,20岁的紫式部嫁给已有数房妻妾,比自己年长25余岁的藤原宣孝。在长保元年(999年)时生有一女儿藤原贤子。

宽弘元年(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依赖父兄生活,开始了寡居十年的生活,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在寡居生活中,因创作《源氏物语》而文名远扬,受到藤原道长等高官显贵的器重。

宽弘二年(1005年)12月29日,紫式部入后宫,担任后宫皇后藤原彰子(藤原道长的女儿)的女官,为她讲佛授《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等汉籍古书。官名为藤式部,后改称紫式部。 大约在1013年,紫式部离开后宫,之后音信不详。

 

2) 和服

和服(日语:和服/わふく)是日本自幕府时代起对其本土衣装的称呼。现代日本和服可分为皇室服制和国民服制。国民服制是1941年文部省制定《国民礼法要项》中的国民礼服,德川家康时期正式称为和服,又被称为武家着物,包括平民男子礼服纹付羽织袴、帷子和女子长着等。而皇室服制源自奈良时代中期以来日本本土弥生服饰受汉唐汉服、吴服影响的公家服制的考证,又被称为公家着物。“着物”起初泛指衣服,随着洋服(ようふく)进入日本,日本国学运动兴起,本土传统着物逐渐改称“和服”。和服衣料多采用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染织绣工艺品。


另一种常用来称呼和服的名称是吴服(呉服/ごふく),原本指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丝绸织品所制作的服装,现今则指用于制作和服的织品,与服装剪裁样式是没有关系的。现代日本和服,除了皇室传统服饰和国民服制外,宗教传统服饰(如神道教巫女、神官的穿着)也是和服的一种。

现代和服主要为日本国民于冠婚葬祭、传统节日、飨宴,以及进行传统艺能时所穿着的。根据近代习惯,未婚女性于成人式、婚礼场合可以穿着一种拥有“及地袂”的“振袖”和服。现时部分年纪较大的女性以及极少部分的年长男性会以和服作为日常衣装。至于职业相扑选手,由于规例所限,他们必须时常穿着和服,但他们所穿着的那种和服比较偏向浴衣,材质以棉为主。

 

3) 仙鹤

人们都说“千年仙鹤,万年龟”,鹤一向被视为长寿、吉祥之鸟。因此,日本人也时常带着“千羽鹤”(用线串起来的许多只纸鹤)去探望病人。庆贺用的包袱布上面也经常印有鹤的图形。因鹤的羽毛雪白,姿态优雅,因此一直给人以清纯的印象。“鹤妻”的传说故事,将具有纯洁心灵的白鹤化身与周围丑陋的人类世界作了对比性的描写。

除此之外,鹤还具有权威者、优秀者的形象,如「つるの一声」比喻权威者、强势人物以压倒性的一句话平服了多数人的意见与议论。传说,由于鹤有衔运小树枝或羽毛的习性,由此产生了鹤衔来稻穗后人类才开始从事稻作的“穗落传说”。此外,据说丰臣秀吉曾在丝线中加入鹤羽,织出”鹤羽阵羽织“(古代将军穿在盔甲外地披肩)

日本人将丹顶鹤的形象运用到所有可以运用的地方,这种实际上极度稀有的鹤却讽刺性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杯碟碗盏上有鹤,路灯和桥梁上有鹤,和服、喜帖、蛋糕上有鹤、甚至连纸币和飞机的尾翼上都印有鹤的形象。另外在日本将丹顶鹤喻为爱情专一的象征。野生鹤的配偶多数终生不逾,相伴一生。一鹤亡去,另一鹤则成孤鹤。

 

4) 

 

日本,虽然被誉为“樱花之国”,但是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的,民间只有在重大事件时候老百姓才可以戴,比如婚礼什么的。所以很少看到日本人佩带菊花什么的,但是婚礼等重大场合,主人公腰带什么的都是菊花

菊花传入日本是在奈良时代,恰好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期吻合。菊花传入日本,近水楼台先得“菊”,行事唯大唐项背的奈良宫廷自然而然就先风雅起来了。至平安时代,平安王朝干脆就把旧历九月定为了菊月。宫廷及贵族间则以“重阳节”、“菊花节”为背景,用“菊花杯”盛“菊花酒”,设“菊花宴”来驱除邪气,祈祷长寿吉祥。到了镰仓时代,后鸟羽上皇爱煞个菊花,则干脆制菊花纹印章以为己用。接下来的几位天皇循例继承下来了这一传统,并最终形成了以“十六八重表菊”为皇室家徽而一传至今。

“十六八重表菊”作为天皇家徽一直使用至明治初年,又有了新规定,规定亲王等皇族家徽一律禁止使用十六瓣菊纹,亲王们的家徽也被定为“十四一重里菊”图样,即“十四瓣只有一层且向里窝着的菊花图案”,虽然窝着点,但与非皇族干脆就被禁止使用菊花图案作为家徽相比,已是皇恩浩荡了。

明治大步西跨,进步也就快,到了明治中期,一部分神社寺院的神殿、佛堂开始被允许可以用菊花花纹做装饰用了。至“鬼子进村”时代,作为宣扬忠君爱国思想,日本军队的枪炮、军旗以及军舰都被刻上了金色的菊花图案以鞭策鬼子们更加努力杀人。即使今天,日本的驻外使领馆的玄关大门上,因日本没有国徽也都以皇室家徽来替代。日本人的护照表页也是以十六菊图案为标记。还有50元日币背面也是一个菊花图案。除此之外,尚有菊人形,那则是一种以人形竹架遍插鲜菊花而制成的“菊人”。日本人喜附庸风雅,因此,每至旧历九月,去菊园赏菊,观菊人形展就至今盛而不衰。

本来无论是黄、白、粉菊等,都以其高洁、典雅而让人们醉心不已,其长寿、吉祥之美好寓意,也早在古时就为日本所接受。但曾几何时,日本殡仪馆也来分一杯羹,看日本人做丧事,无论是佛堂祭奠还是灵前诀别,黄菊、白菊都成为了彼岸人的供奉品,而且是灵前大量的摆放。难道日本死人也要长寿?直弄得今时爱菊之辈都有点不敢养菊亦不敢送菊,那玩意儿毕竟不吉利。樱花在日本被称做武士之花,或者死亡之花,表示为了瞬间的灿烂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日本人除了极道人物或者武士家族外是不会在家里种樱花的,说是这样不吉利。

 


合作商户
友情链接